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36

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24-06-11 17:11 辽宁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在下列哪种情形中,甲构成不当得利( )。

A.某城市修建地铁,地铁附近居民甲的房屋大幅升值

B.甲、乙之间订有买卖合同,价款为8000元,甲将6000元的带有瑕疵的标的物卖给乙

C.甲在赌场参加赌博,乙输给甲5000元,并当场支付给甲

D.甲到某超市购物,付款时由于收银员的疏忽,致使一件价值500元的商品未付款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债权。D项正确,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甲由于收银员的疏忽,致使一件价值500元的商品未付款,在这种情况下,商场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甲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A项错误,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本题A项中地铁附近居民甲的房屋大幅升值,没有利益相关方受损,不构成不当得利。B、C项错误,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故本题选D。

2.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犯罪构成。B项正确,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本题中,行为人虽然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采取措施防止结果发生,但没有有效防止,仍然发生了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所以属于犯罪既遂而不属于犯罪中止。A、C、D项错误。故本题选B。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教师招聘准考证打印

教师招聘准考证打印时间

教师招聘准考证打印入口

责任编辑:云云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辽宁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37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35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34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3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32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31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